中國北極村
中國北極村原名漠河村,【中國北極村】國家5A級景區(qū),1860年開始有人居住,位于大興安嶺北麓,坐落在黑龍江大興安嶺山脈北麓的七星山腳下,與俄羅斯的依格那思依諾隔江相望,素有“不夜城”有金雞之冠、天鵝之首之稱,是全國觀賞北極光和白夜勝景的最佳觀測點。是我國冬季最冷的地方,那里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零下52.3攝氏度。中國“北方第一哨”北極哨所處于北極村。同名還有芬蘭北極村,美國北極村。
1997年,漠河縣政府開辟北極村為“北極村風景旅游區(qū)”,成為全國最北的旅游景區(qū)。它依山傍水,民風淳樸,具有濃厚的鄉(xiāng)土氣息和保存完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煙波浩渺的黑龍江從村邊流過。對岸是俄羅斯阿穆爾州的[伊格那思依諾村]。江里盛產(chǎn)珍貴的冷水魚,品種極多,有哲羅、細鱗、大馬哈、鰉魚等珍貴冷水魚。用江水燉江魚,其味之鮮,其情之美,無與倫比。還可以用絲網(wǎng)掛魚,江邊垂釣,其樂無窮。冬季在冰封的江面上鑿開堅冰,用絲網(wǎng)從冰眼里拽出一條條鮮魚,更增添了北國的情趣。
北極村以北極光和極晝現(xiàn)象聞名國內(nèi)外。每當夏至前后,一天24小時幾乎都是白晝,午夜向北眺望,天空泛白,西邊晚霞未逝,東方朝暈又起,像傍晚,又像黎明,人們在室外可以下棋,打球。每年的夏至節(jié)都吸引著國內(nèi)外游客從各地趕來,欣賞這一年一度的自然景觀。人們在大界江邊點燃篝火載歌載舞,飲酒敘話,通宵不眠,整個夜晚充滿歡樂和浪漫的氣氛。
北極村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緣和資源優(yōu)勢,神州北極、神奇天象、神秘源頭聞名遐邇,大森林、大冰雪、大界江享譽中外,這里風光獨特,民風古樸,空氣清新,景色怡人。這些都深深地吸引著海內(nèi)外游客來此找北、找冷、找奇、找純、找美、找凈、找自然,特別是近年來,漠河縣的旅游業(yè)不斷升溫,北極村每年都吸引幾十萬的游客前來旅游觀光。居民房屋大部分為磚瓦結構平房,另外還尚存一些“木刻楞”式的小木屋。在北極村有北陲哨兵、神州北極、古水井、日偽電廠遺址、最北第一家等。每年夏至節(jié)期間都在江邊舉辦夏至節(jié)篝火晚會,載歌載舞、通宵達旦。 并且可以乘游船游覽界江,盡覽兩岸秀麗的景色和異國風情。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北極地磁臺臺址也建在此地。 2005年被命名為“國家級文明村”。
北極光的傳說:
傳說在黑龍江邊上住著一對老夫婦與專門負責為西王母取水的七個小侍女赤霞、橙練、黃衣、綠玉、籃裳、青霓、紫露之間發(fā)生的一段美麗傳說。據(jù)說每年夏至這一天的晚上,北極村的人們經(jīng)常能看到飄舞于天空中的七彩條帶,即所謂的北極光,人們說那是西王母的七個侍女又回來看望她們的爹娘來了。
人們?yōu)榱思o念她們,每年夏至這一天,較別的地方多出了一個節(jié)日,叫夏至節(jié)。按照北極村的習俗,這一天人們都會自發(fā)來到黑龍江邊,點起篝火,邊跳舞邊等待北極光的出現(xiàn)。哪怕年年都見不到北極光,人們也仍然會到黑龍江邊來,虔誠地等待女兒們回家……
北極村的故事:
相傳很早以前,這里是泥濘的沼澤和貧瘠的土地,森林中橫行著各種野獸。到了冬天,常常幾天看不到太陽。就是在這惡劣的環(huán)境中,生活著一個具有頑強生命力的民族——鄂倫春民族。
他們以捕獵為生,沒有固定的住所,馬背上馱著全部的家當,他們勇敢堅強,諳熟森林里的大自然法則,他們使用自己的語言,卻沒有文字,他們用繩索記錄他們的歷史,神秘的薩滿讓他們洞悉生命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