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古河,發(fā)源于大興安嶺主山脈北麓,為黑龍江最上游一條小水。河流全長22公里,源出北流。在漠河市洛古河村附近注入黑龍江。洛古河村一個很小的邊境村落,源于蒙古肯特山的石勒喀河和源于中國大興安嶺西坡的額爾古納河在洛古河村匯流,形成黑龍江的源頭。洛古河村的西面是蒙古,北面跨過黑龍江就是俄羅斯。河上沒有橋到了每年冬季,河面結(jié)冰后,對岸的俄羅斯的木頭就通過冰面運過來,路邊一個小小的綠色罐頭房就是俄羅斯的邊境檢查站了。清光緒10年,漠河老金溝發(fā)現(xiàn)金苗以后,陸續(xù)有山東人進入西口子、奇乾河、興華溝等地采金,洛古河作為中轉(zhuǎn)站在這里挖地窨子住下來開荒種地,而陸續(xù)形成村落。其村名源于附近的一條河名,原稱“洛鱉河”。村民們認為不雅,遂改稱“洛古河”。1906年(清光緒三十二年),設置洛古河卡倫。
中華民國成立后,1914年始歸漠河設治局,后隸漠河縣管轄。全村只有一百多人。1990年,全村有農(nóng)戶,絕大多數(shù)原籍山東。村民以種田、打魚和運木材為業(yè)。黑龍江由南源額爾古納河與北源石勒喀河匯合而成,沿江兩岸風光寧靜秀麗。洛古河又是黑龍江源頭第一村的村名,至今已有90多年的歷史。洛古河村為黑龍江源頭古村,也稱“龍江第一村”、“源頭第一村”,隸屬漠河市北極鎮(zhèn)管轄。北與俄羅斯波克羅夫村隔江相望,西距黑龍江省與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交界線8公里,東距鎮(zhèn)政府駐地北極村50多公里,東南距縣城西林吉鎮(zhèn)90公里。清代晚期,1886年(清光緒十二年),一批山東來采金者到這里挖地窨子住下來開荒種地,始有人家居住。 2016年洛古河村被評選為“中國最美鄉(xiāng)村”。 2020年6月,入選黑龍江省鄉(xiāng)村旅游重點村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