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中國地圖,順著雄雞的雞頸部不難看到一個地名【呼倫貝爾】,這個雞頸的中國邊境線就是額爾古納河,額爾古納河是中俄的界河,兩岸風光秀美,來到河畔您可以感受到,一水分兩國、一目賞兩岸是美麗的額爾古納河旅游資源的重點;隨著呼倫貝爾小包團逐年增多,欣賞額爾古納河兩岸風光的旅游線路也是變化無窮,游人熙熙攘的來到不同河段欣賞不同的天然景色。流經草原的額爾古納河平靜蜿蜒,就像一條絲帶飄蕩在呼倫貝爾草原上;流經林區(qū)和丘陵地段的額爾古納河浩浩蕩蕩奔流不息,就像草原上的野馬一樣奔馳在祖國邊疆的大地上。
額爾古納河的上游為海拉爾河,源出大興安嶺西側,西流到滿洲里附近折向東北,稱額爾古納河。額爾古納河大部流經寬闊的谷地,河水清澈,含沙量少。洪水時期部分洪水倒灌入呼倫湖。額爾古納河在漠河以西的恩和哈達附近,同石勒喀河匯合后稱為黑龍江;長約1620公里,結冰期6個月。在蒙古高原東北部邊境。額爾古納河沿岸地區(qū)土地肥沃,森林茂密,水草豐美,魚類品種很多,動植物資源豐富,宜農、宜牧,是人類理想的天堂。
額爾古納河是黑龍江的正源,史稱“望建河”,是通古斯語(鄂溫克語)honkirnaur的音譯,意思為鄂溫克江。在《舊唐書》中稱之為望建河,在《蒙古秘史》中稱之為額爾古涅河,在《元史》中稱之為也里古納河,在《明史》中稱之為阿魯那么連,自清代開始稱之為額爾古納河。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東北部呼倫貝爾,為中俄界河。額爾古納河在眾多蒙古族歌曲中都會被唱響,她也被譽為蒙古族的母親河。蒙古民族就是在這條河畔生息、發(fā)展,并逐漸壯大強盛起來的。額爾古納河作為搖籃和母親,不僅哺育了蒙古民族,也滋潤了兩岸的土地。
額爾古納河本為蒙古帝國時期中國的內陸河,公元16世紀末,俄羅斯南侵,康熙皇帝為了同衛(wèi)拉特的噶爾丹爭奪蒙古地區(qū)的控制權,于1689年同俄羅斯簽訂《中俄尼布楚條約》,將額爾古納河以西劃歸俄羅斯,直至今日,確定額爾古納河為中俄界河:自雍正五年(1727 年)起,清廷沿額爾古納河右岸先后設置18 座卡倫(哨所),其中14 座卡倫設在額爾古納市的境內。額爾古納河流域也是我國諸多北方游牧民族的發(fā)祥地。額爾古納河河道蜿蜒曲折,河灘島嶼密布,沿河兩岸溪流縱橫、沼澤處處、灌木叢生,具有典型的濕地特征。額爾古納河全長970公里,總流域面積15萬平方公里,相當于4個臺灣那么大。
“中俄界河”遠離都市的喧鬧和工業(yè)的污染,居于草原和森林的銜接地帶。在這里或是沿界河駕車旅游、或是乘船游覽兩岸風光,可欣賞到異國的山水風光和體會到純正的民俗風情?!爸卸斫绾印甭糜螀^(qū)項目已列入內蒙古自治區(qū)十大旅游精選項目之一。 額爾古納河右岸為山嶺森林,又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故鄉(xiāng)。大約公元6世紀中葉,鐵木真的祖先乞彥氏和白鹿氏從額爾古納起程,南遷鄂嫩河、克魯倫河、土拉河三河之源的布兒罕哈勒敦地區(qū)駐牧。1206年,鐵木真在鄂嫩河畔建立“伊和忙豁勒烏魯斯”(大蒙古國)后,率領蒙古騎兵南征北戰(zhàn),逐步建立了真正世界的、橫跨歐亞大陸的蒙古帝國。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國之前,額爾古納河地區(qū)一直是他母親的氏族弘吉剌部的游牧地,13世紀中分封給了鐵木真成吉思汗的大弟弟哈薩爾。建國后建立了額爾古納旗,后來又分為額爾古納左、右旗,在右旗的基礎上成立了額爾古納市。
歷史的車輪,從來沒有停下,就像額爾古納河,兩岸的人、事、物在不斷的輪換更迭,但是綠草如茵,樹林繁茂,河水靜靜流淌,卻是永恒的默默堅守。這就是神奇圣潔的額爾古納河,這就是蒙古祖先曾經生活過的地方,蒙古民族的母親河……